石家庄旅游

石家庄旅游景点

编辑本信息 评论本信息评论(条)

选择字体 [] [] []

开元寺钟楼


旅游指数 

  开元寺钟楼位于石家庄市的正定县城内,创建于东魏兴和二年(公元540年),名净观寺。唐乾宁五年(公元898年)重修,更名为开元寺。寺院早年毁弃,现仅存钟楼一座和砖塔一座。钟楼建于唐,明清重修,是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。
  钟楼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,为单层歇山顶式二层楼阁,高14米,面阔进深各三间,由上下2个单独的结构层组成,总面积170平方米。一楼斗雄大,建筑结构简练,柱、枋、斗制作手法基本保持唐代建筑特点。前檐明、次间各开双扇板门,明间板门大于两次间。内外柱同高,柱有侧脚和生起。四角柱为素平方形柱础,其余檐柱和内柱都用莲瓣柱础。柱头卷杀,各间柱头用阑额联结,无普柏枋,阑额至角柱不出头。檐柱12根,小八角形,内柱圆形,内外柱用乳和草相联。乳制成月梁形,曲线柔和,制作精细,梁的断面比近于1∶2。内外柱头均施斗,外檐柱头斗五铺作双抄单偷心造,斗用材25.5×17厘米,结构简单。进门屋内正中有圆井,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,大概起共鸣作用。顺北墙有楼梯直通二楼。二楼为木结构,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,楼上通风透光,遮阳避雨,大概这就保证了铜钟不锈、木架不朽。铜钟悬挂于楼中心粗大木架上,钟高2.9米,口径1.56米,钟口厚15.5厘米。钟身无铭文,造型古朴,端庄大方。钟楼的钟与楼一体,重心在钟上,钟落则楼毁。偌大一口铜钟,悬挂在一座不起眼的钟楼上,千年不坠,可谓世界奇观。
  曾经,为了解开开元寺“钟坠楼毁”的谜团,我国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教授,1952年春偕两名外国数学家专程来正定查看钟楼,历时八天多,从几何力学角度也没计算出楼的受力结构和钟的挂法之间的关系。华罗庚先生感慨万千,激动地说:“这个钟再重一点也不行,再轻一点也不行,这个楼的木质结构、长短粗细、辐射方向再差一点也不行。这样建起来,这样挂上去,恰巧钟的重量就一点也没有了,但它结实得好像打上一个非常奇妙的钉子。这是一道世界建筑史上、世界数学史上,至今未被后人算清揭示出来的数学几何力学题。”如今又过了五十年,这道楼与钟之间存在的力学结构数学题仍无人破解。
  铜钟和法船殿建在一起,这里有一个钟落船开的传说。正定开元寺的铜钟是从滹沱河上游冲下来的,是“公公”钟,“婆婆”钟还在山上,一遇山洪,婆婆钟就报警,公公钟便发生共鸣,正定的百姓赶紧聚众抗洪,确保一方平安。如遇大水,钟就落地,船便开出,人们就乘船逃生。虽然钟声悠扬,声震四方,但钟响钟落都与灾害相连,人们想听又怕听。
  如今,每到新的千年、元旦、春节来临之际,开元寺的铜钟便被屡屡敲响,声震古刹,响彻云霄,人们闻钟起舞,欢庆太平!

内容合作者*璨*家族

进入youabc旅游论坛,浏览更多网友精彩游记网友游记

美图

开元寺钟楼作者:许仙

提供图片 | 更多图片

广告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