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旅游

广州旅游景点

编辑本信息 评论本信息评论(条)

选择字体 [] [] []

仁威庙


旅游指数 

  仁威庙位于广州市龙津新路仁威庙前街,占地2200平方米,始建于宋代皇佑四年(1052年),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,也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、最大的庙字。
  据说泮塘地处岭南水乡,素以种莲藕、菱角、茨菇、马蹄(荸荠)、茭笋等“泮塘五秀”而驰名。泮塘乡民为“感恩邀福于神以不致成灾”,故对供奉的神像“奉祀信诚”。话说泮塘当年有兄弟二人,兄名“仁”,弟名“威”。有一天,兄弟俩去打鱼发现一块怪石,拾回家中立为神像,从此“生活顺景,得心应手”,后传遍乡里,十里之内,参拜者众。到乡里集资修建庙时,乡人便将庙名改为“仁威庙”了。
  仁威庙平面略呈梯形,坐北朝南,广三路深五进,另有偏东一列平房。前三进建筑,当中为主体建筑,东、西为配殿,第四进为斋堂,第五进为后楼。沿着南北中轴线,依次为头门、正殿、中殿、后殿和后楼,左右为东、西序。头门面阔11米,深8米。门外两侧各立一花岗岩石柱,柱头雕有石狮子,柱身雕祥云和二龙戏珠,线条流畅,形象十分生动,俗称为“龙柱”。
  主体建筑东西阔40米,南北深54~60米,是砖木混合结构。屋举9架梁,房顶是5级叠阶梯形的风火山墙,上盖绿灰筒瓦,采用蓝色琉璃瓦剪边。屋顶正脊和两侧山墙顶的瓦饰陶塑人物、脊饰亭台楼阁和舞台戏曲人物都是清代广东佛山石湾文如壁店烧制。上有“同治丁卯”字样,隐约可见。屋梁、枋、驼峰、雀替等都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,雕刻成麒麟等吉祥纹饰,遍地金彩。檐板雕刻更是精细,吉祥纹、戏曲人物都雕刻得生动传神。墀头上的砖雕花纹也是精雕细刻,独具匠心。莲花形的斗拱、支柱梁架的叉手、托架都被雕成倒挂螯鱼状。雀替、驼峰和封檐板等更是通透玲珑,上漆贴金,是潮州金漆木雕的风格。
  正殿面阔9架用4柱,以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粱架结构,采用勾连搭的形式,把正殿梁架与四檀卷拜亭的梁架有机地连在一起。斗拱、粱架、雀替、驼峰等所有构件与头梁架的风格一致。驼峰上的雕刻有狮子舞球、龙凤呈祥、鲤鱼跳龙门、喜上眉梢等吉祥纹饰。正殿前横向梁枋的下面雕群仙贺寿、福寿双全等纹饰。底部则雕有流畅的如意纹图案,其造型优美,雕工精细,层次分明。
  据说,昔日农历三月初三是庙诞,庙会活动丰富多彩,其中参神、进香、唱八字等是庙诞期间的主要活动。乡里有耆老会主持乡中大事。清代有一段时期取缔祖祠,乡民为保存这间庙,专意在后座供奉孔子和关公。其时庙内有一副对联:“仁敷四海,威镇之城”――其中上联头字“仁” 指孔子,下联“威”则指关公关云长。到第二次鸦片战争,外敌人侵,遂又在此复倡团练,以抵抗“外洋滋扰”。仁威庙实际上已成为清末广州地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一个重要据点。

内容合作者*璨*家族

进入youabc旅游论坛,浏览更多网友精彩游记网友游记

[原创] 为了心中的梦幻家园——广州从化五指山传奇(1-10)后记(完)

作者:外星人 时间:2006/10/17
序言:我进入这个故事完全是偶然,每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人听,别人的反应都是显示出一种听了《天方夜谭》的表情——惊讶、不解,接下来就是彻底的怀疑,弄得我也像是被某道士带进一个梦幻仙境游了一圈,回来后弄不清楚什么是梦境,什么是现实世界。

[原创] 沙河粉--广州正宗食品

作者:≮蟹子≯ 时间:2007/5/26

端午节, 扒龙舟

作者:≮蟹子≯ 时间:2007/6/18
明天就是端午节拉。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一定要吃粽子喔~一定要看龙舟喔~ 周日天公不作美,龙舟节当然多龙舟水,倾盘大雨的,我还是跑去凑热闹看扒龙舟 生长在广州这么多年,还是头一回到现场看扒龙舟,场面比电视直播更热闹!

[原创] 麓湖

作者:≮蟹子≯ 时间:2007/6/4
我家就住在麓湖附近。平日常去那儿散步,晚上饭后会和妈去那儿走走聊聊天,周末也会去那儿呼吸清新空气。对于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高楼林立的石屎森林的大都市人来说,麓湖是唯一离我们最近的“氧吧”,休养身心,是市区中难得的一片静土。

[投稿] 【原创,首发】沙面——城市的一滴眼泪[图文]

作者:外星人 时间:2007/1/5
眼泪未必一定意味着哀伤,但是它一定是情感的依托,或思念,或感动,或追忆,或感慨。广州的沙面,一块只有零点几平方公里的小岛,形状恰似一粒水滴,它默默地依偎在珠江边上——因为凝聚了太多的情感,她正是广州的一滴眼泪。

美图

提供图片

广告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