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旅游
江门旅游景点
开平碉楼与村落
在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,分布着中国乡土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——开平碉楼,这是一种集防卫、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。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,有古希腊、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。另外,这些碉楼也是当地村落的标志性建筑,它们不仅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、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,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,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。
2007年6月28日,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,这也是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。
这些碉楼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。开平碉楼的兴起,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。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,作为防涝防匪之用。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,战乱更为频仍,匪患尤为猖獗,而开平因山水交融,水陆交通方便,同时侨眷、归侨生活比较优裕,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。因为在碉楼上安置了探照灯,匪徒被探照灯照射折后乡民可以从各个方向进行堵截,所以这让侨民十分惊喜,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,因此,在外节衣缩食,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。于是,碉楼这一建筑迅速在乡村中拔地而起,就这样,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,最多时达3000多座,现存1833座。
开平碉楼种类繁多,若从建筑材料来分,大致有以下四种:钢筋水泥楼、青砖楼、泥楼和石楼。不同种类的碉楼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有着不同的抵抗能力,同时也具有更不相同的特点。另外在分布上也有不同。
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,让人叹为观止。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、悬山顶式,也有国外(特别是欧洲大陆)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、建筑风格,赤坎南楼及七壮士雕像如哥特式、罗马式等等。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建筑艺术宝库。可能正是因为如此,才使得开平碉楼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。
这些被誉为“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”、“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”的碉楼,着实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去观光游览。
内容合作者:豆瓣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