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旅游
宜昌旅游景点
屈原祠



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1.5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,又称清烈公祠,为纪念屈原而建。以屈原祠为中心,此处如今已经被建成“屈原祠文化旅游区”。旅游区以独具特色的“屈原三项”,即参现屈原祠、划龙舟竞渡和赏峡江民俗歌舞表演,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。
说起屈原,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,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。早先,屈原祠之所以被叫做“清烈公祠”,是因为宋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,宋神宗尊封屈原为“清烈公”,将屈原祠修缮并更名为“清烈公祠”。1976年,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,江水升高,清烈公祠缘此由秭归县人民政府将其迁往距县城3公里的向家坪,重更名屈原祠。1981年,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屈原祠列为、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迁徙重建后的屈原祠包括山门、屈原青铜像、东西碑廊、纪念屈原陈列馆、屈子衣冠冢,五大部分依山排列,古朴清幽,壮观肃穆。山门建筑风格独特,歇山重檐,三面牌楼,六柱五间,三级压顶。郭沫若先生手书“屈原祠”三个苍遒的大字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。屈原青铜像矗立在屈原祠中心的大坝上,通高6.42米,像高3.92米,总重3吨。在屈原铜像的两侧,建有东西碑廊,镌刻着屈原《离骚》等许多著名诗集和一些历代诗人墨客赞誉屈原的诗句。
屈原衣冠冢也为屈原墓,随屈原祠迁徒而建,占地120平方米,墓四周石阶石栏环布,翠柏苍松掩映。纪念屈原陈列馆坐落在青铜像大坝上,系歇山大屋顶,白墙琉璃瓦,建筑面积640平方米,陈列馆正面匠额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辞世之前的手迹“屈原纪念馆”。
由于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工程坝上库首,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,屈原祠也在淹没之列。1998年9月28日,与三峡工程仅千米之距的秭归新县城建成。秭归县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迁移至新县城。秭归县人民政府已作规划,屈原祠将再次迁徙。
屈原祠历经千年有余,饱经岁月风霜,几次迁徙,数次修缮重建,充分显示了华夏儿女对屈原爱国爱民精神的尊敬和怀念。
内容合作者:匿名贡献者